电子科技大学国际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招生简章
一、项目背景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直属教育部,为非盈利性事业法人机构。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相关精神,经其同意,我校引入 “国际本科课程”,并在此课程体系基础上设立本项目。项目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打造契合国际标准与国际化理念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可胜任国际化课程教学的一流师资队伍,全面提升我国高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二、学校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前身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于 1956 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下创建。学校 1960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 年成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97 年入选国家首批 “211 工程” 重点建设大学,2001 年进入 “985 工程” 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 年跻身国家 “世界一流大学” A 类高校。
历经 60 余年建设,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格局,是一所全面覆盖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以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培育引领未来学术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学术精英与行业精英。学校设有 23 个学院(部),66 个本科专业,其中 14 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 33000 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12000 余人。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6% 以上,本科生国内外深造率近 2/3,出国(境)深造率超 1/5。
学校秉持 “求实求真、大气大为” 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使命,开拓创新,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三、项目介绍
国际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项目(JPITU)由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于 2012 年联合国外知名高校和国际教育专家,遵循国家 2010 - 2020 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中 “通过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的指导思想共同研发。项目旨在搭建集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化教育资源于一体的全方位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的实施平台。6 年来,全国已有 20 多所本科院校陆续引入该项目。
JPITU 项目是在教育部关于国内高校课程国际化创新要求的大背景下开发的,在注重培养学生 9 项能力与意识的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 10 项能力。
2017 年,电子科技大学开始承办 JPITU 项目。为充分发挥学校在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的专业优势,精心挑选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个专业进行计划外招生,分别由通信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承担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项目采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国内高校学习两年,主要学习语言课程、学术能力课程和基础专业课程。两年后,符合国外合作院校录取条件的学生可赴境外合作院校继续学习本科课程,达到毕业要求可获得境外院校颁发的学士学位。
四、项目优势
- 出口广泛:可对接英国、美国、新加坡、新西兰、匈牙利近百所名校。
- 权威性高:得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支持。
- 费用较低:优秀学生可申请国外对接院校奖学金。
- 文凭认可:毕业后所获国外大学学位均获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 无缝衔接:两年国内学习,提升语言能力、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树立良好人生观,增加留学成功率。
- 高效性强:涵盖雅思课程、学术课程、专业课程,国际化学分课程认证。
- 专业性佳:学生按专业分散到各相关教学学院,由学院负责学生管理、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 保障性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直属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提供专业留学服务。
- 生源优质:精挑细选并控制名额,确保教学质量。
五、专业介绍
- 通信工程
- 招生计划:60 人
-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扎实的通信、网络、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具备突出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能力和工程素养,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信息与通信领域创新型人才。
- 层次:本科,国内 2 年,国外 1 - 2 年,理科。
- 专业优势及未来发展:毕业生可在国外高校深造,或在全球研究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等从事信号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工作,以及通信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微波及电磁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管理工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招生计划:60 人
-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国际竞争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备扎实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 层次:本科,国内 2 年,国外 1 - 2 年,理科。
- 专业优势及未来发展:毕业生可在国外高校深造,或在全球研究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等从事计算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及管理工作。
- 金融学
- 招生计划:60 人
-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 IT 素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熟悉现代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和发展动态,具备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良好语言沟通能力,可胜任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及金融部门实务工作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 层次:本科,国内 2 年,国外 1 - 2 年,文理兼收。
- 专业优势及未来发展:毕业生可在国外高校深造,或在全球各类金融研究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等从事金融相关领域的研究及管理工作。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招生计划:60 人
-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 层次:本科,国内 2 年,国外 1 - 2 年,文理兼收。
- 专业优势及未来发展:毕业生可在国外高校深造,也可在国内外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与部署,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监理、审计与项目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数据分析,管理咨询与服务及其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工作。
六、部分课程
- 学术能力课程: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明辨性思维、个人发展、学术英语写作、英语口语交流、跨文化交流、国际化课程学习技能与学业生存。
- 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程序设计基础、大学物理(含实验)、微分方程与线性代数、电路原理(含实验)、概率与统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微分方程与线性代数、数据库系统入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 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务会计基础、金融学原理、商务统计学、市场营销。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程序设计基础、微观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商务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
七、对接院校(部分)
-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萨塞克斯大学、卡迪夫大学、东英吉利大学。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 帕克分校、罗格斯大学、康涅狄格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阿德莱德大学、麦考瑞大学、迪肯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
- 新西兰:梅西大学、坎特伯雷大学、林肯大学、惠灵顿理工学院、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 新加坡: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
- 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
八、招生报名
- 招生对象
- 应往届高中毕业生。
- 应往届国际高中毕业生。
- 高校在读生。
- 报读条件
-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 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 2023 年 8 月前取得高中毕业证书(或国际高中毕业证书)。
- 报读流程:提交报名材料→填写报名申请表→报名材料审核合格→面试→笔试→择优选拔→提交入学材料→签署入学协议→国内学习→报境外院校申请志愿→境外院校申请→转学至境外大学深造→达到毕业要求获取学位证书。
- 招生选拔(二选一)
- 综合测评:考生综合成绩不低于 70%(且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分别不低于各单项总成绩的 60%),择优选拔。综合成绩 = 笔试成绩(50%)+ 面试成绩(50%)。笔试科目:英语 + 数学。有效雅思成绩 5 分及以上或有效托福成绩 60 分及以上,可申请英语笔试免试,英语笔试成绩计满分。数学、物理、信息学特长生(竞赛获奖)可申请数学笔试免试,数学笔试成绩计满分。
- 高考成绩要求:高考成绩达到当地本科录取分数线以上且面试合格,同时满足以下要求择优选拔。高考英语单科成绩应达到单科总成绩的 70% 以上。高中阶段课程平均成绩达到 80% 以上。
- 报名材料
- 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单、高中学习期间期末成绩单、高中毕业证书、一寸免冠近照。
- 高三在读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单、高中学习期间期末成绩单、一寸免冠近照。
- 国际高中学生:有效雅思 / 托福成绩单、国际高中学习期间期末考试成绩单、一寸免冠近照。
- 高校在读生:高考成绩单、高中学习期间期末成绩单、高中毕业证书、大学在读证明、一寸免冠近照。
- 符合免试条件并获得免试的学生:须提供有效的相关证明材料。
九、课程安排和培养目标
- 课程安排
- 第一学期:语言衔接、语言基础、学术能力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雅思 / 托福考试。
- 第二学期:语言冲刺、学术能力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雅思 / 托福考试。
- 第三学期:学术能力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语言强化、院校申请、雅思 / 托福考试。
- 第四学期:专业基础课程、语言、行前培训、海外转学。
-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中国价值观与文明意识、健康生活与审美能力、创新与个人发展能力、学习与探索能力、明辨性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与国际视野、法律与道德意识、表达与沟通能力、适应合作与服务意识九项能力与意识。
在线报名